□本報記者孟紹群
  “做調解,楊玉玲說的話夠一火車皮了!”同事一句打趣的話,道出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法院法官楊玉玲練就的調解“內家定力”——鍥而不捨、不厭其煩。
  從事審判工作18年來,楊玉玲始終堅持以法服人、以理明人、以情動人,審理的7000餘起案件無一錯案、無一投訴、無一上訪,連續8年年均結案400件以上,70%以上調解或撤訴,被群眾譽為“調解大王”。
  她總結出包含情理共融、耐心疏導、中醫診脈、換位思考等多種調解方法的“楊氏調解技法”,經手案件創全市法官調解之最,成立全省法院系統唯一以法官姓名命名的工作室——楊玉玲法官工作室,為全省民事速裁工作開闢一條綠色通道。
  在審理陳某與李某離婚糾紛案時,楊玉玲發現雙方當事人對離婚和財產分割意見一致,但均堅決不撫養孩子,甚至將孩子抱到法庭,聽由處置。她沒有一判了之,而是首先避開二人的爭執,講起上一代人在撫養孩子問題上的正確態度和做法,講他們在那種極端艱難困苦的年月,依然含辛茹苦地將子女撫養成人,這是家庭的責任,更是崇高而偉大的社會責任,並與當今優越條件撫養孩子作對比,又向他們講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等道理。她苦口婆心地調解,終於喚醒了雙方當事人尚未泯滅的良知,兩人當庭表示願意承擔撫養孩子的義務。這是楊氏情感滲入法調解結案的成功案例。
  來自重慶的農民工劉某在東營打工時,因交通事故成為植物人,入院治療7個月無家人過問,因無力繳納醫療費被醫院訴至法院,要求其出院並繳納醫療費20餘萬元。接手此案後,楊玉玲多次電話聯繫瞭解到,該農民工妻子早已不堪重負與其離異,獨生子患有精神病,還有一位80多歲的老母親需要贍養。她輾轉找到該農民工的其他親屬,告之可以通過法律程序向交通肇事者主張權利,將病人扔到醫院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  經過耐心細緻的勸說與開導,該農民工家屬代其向法院起訴肇事者,經多次調解肇事者賠償14萬元。她又多次去醫院做工作,使醫院減免大部分醫療費後撤回起訴。賠付款到位後,她不遠千里從東營將農民工連同賠付款一同送回重慶老家。有人問:“這個當事人是你的親戚嗎?”她笑答:“不是,但法官就要把當事人當親人。”
  廉潔自律、敬業奉獻讓她屢屢獲獎。她曾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、個人二等功三次、個人一等功一次,獲得全省法院辦案能手等40多項榮譽稱號。
  (原標題:楊玉玲:鍥而不捨解萬家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d81vdusb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